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各界說的說法比較(包含三域)

各界說的說法比較

二界說

生物被分成:植物界 動物界  
       
早在西元前384~322,亞里士多德提到關於動物的分類,以及其學生泰奧弗拉斯亦說明植物的分類,在1735年,生物學家林奈正式提出二界說,奠定了生物分類的基礎。

        這樣的分法最簡單,並且只需要看生物是否會移動就即可分類,所以當代最受廣用。

三界說

生物分成植物界  動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微生物界)

三界說在顯微鏡明以後,生物學海克爾現,有些單細胞生物既有葉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又有鞭毛,能夠自由游動和從外界攝取食物,如眼蟲。因此,分不清它們是屬於植物還是動物。1866年,德國學者海克爾提出了三界說,將生物界分成植物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其中的原生生物界包括細菌、藍藻、原生動物和黏菌等。


四界說

生物被分成: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植物界 動物界


1938年生物學家赫特,利用電子顯微鏡,發現微生物中,有些生物擁有細胞核,但有些卻沒有,於是赫伯特依據他所發現的事情,將微生物界再分成原生生物界及原核生物界。

五界說

生物被分成: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菌物界  動物界


       生物學家惠特克發現有些生物具有細胞壁,但沒有葉綠體,於是提出菌物界此說法,且成了當代最有用的分類法,至今教科書尚有此分類為教育內容。

六界說

生物被分成:真細菌界  古細菌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菌物界以及動物界 


      1977年,生物學家烏斯將原核生物分為有無細胞壁和細胞膜構成成分分為真細菌與古細菌,就構成了現代的六界說。

八界說


生物被分成:真細菌界  古細菌界  原生菌物  藻類  原生動物  植物界  菌物界  動物界 。


          生物學家湯瑪斯·卡弗利爾-史密斯在1993年將原生生物界中的演化方向(菌物 動物 植物)分為原生菌物 原生動物 藻類,其它界成員則保持一樣。

三域說

三域說是由烏斯1977年推出的生物分類,分為細胞生命形式進入古細菌,真核生物和真細菌域。具體地,它強調原核生物分離成兩組,最初稱為真細菌(現細菌)和古細菌(現在古細菌)。 烏斯為,在16S rRNA基因的差異的基礎上,這兩個基團和真核生物各獨立出現了從祖先不佳發達遺傳機制,通常稱為progenote。反映血統這些主要線路,他對待每一個領域,分為幾個不同的烏斯最初使用的“”一詞指的三原色系統發育分組,和這個命名法被廣泛使用,直到“域”一詞在1990年被通過。